![]() |
當時間的齒輪駛過終點,又駛向起點之時,我們知道一切又將重新開始了。或許對于時間本身來說,這只是周而復始的使命,但是對被它掌控著的人和社會來說,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改變。都說時間不是拿來等待的,也不是拿來蹉跎的,而是拿來用的。當每個人把屬于自己的時間用在了實處,那么改變也就悄然發生了。每個人都需要經過時間的洗禮,每個行業也是一樣。上百年的發展,讓音響行業有了時間的沉淀,歷史的韻味,每一步都意味著成長,每一個開始和結束都在改變,那么在又一次的結束和開始之中,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行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又將會是怎樣的一片天地呢?
我們都知道,在國內專業音響市場上,長期盤踞在一線的都是些國外品牌,而國產品牌只能在二、三線位置盤旋,與高端無緣。民族品牌的崛起雖是心之所愿,但總有些力不從心之感,核心技術的缺乏一直是困擾國內眾多行業發展的難題,專業音響行業也莫過如此,深陷其中。如何變中國制造為中國“智”造一直是很多企業苦苦探尋之路,但是真正能有所成就的寥寥無幾。縱觀音響行業內各個品牌的發展史,無不經歷了長時間的積累,不論是技術的沉淀還是對音樂的理解都需要時間的打磨。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能責怪國產品牌太差勁,畢竟時間與技術的差距始終存在,任何一個致力于打造屬于自己品牌的人和企業都是值得尊敬的,也是應該學習的。
2013年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既然選擇了在音響行業摸爬滾打就得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不論是歐美經濟的不景氣還是中國經濟的發展都是一把雙刃劍。有人認為歐美經濟的不景氣給以物美價廉著稱的中國演藝設備提供了發展契機,但是同樣讓很多企業出口受阻,海外市場發展步伐放慢。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不僅吸引了國外品牌的入駐,更有一些以外貿為主的企業開始關注國內市場,期待為國內音響行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回首過去,不斷的推陳出新,點滴的技術積累,創新的營銷模式都推動著音響行業的發展。另外伴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智能設備的興起,音響設備與網絡已經密不可分,與智能設備,移動終端的聯系也更加緊密。展望未來,國內專業音響市場在體育、文化事業的引領下,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還將保持穩定的發展。
更多相關: 音響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