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CTV—15屆青歌賽頒獎盛宴在昨晚完美落幕,羅蘭研發團隊針對此次賽事專門研發的“音樂考核系統”受到了央視的大力好評。 |
![]() |
CCTV—15屆青歌賽頒獎盛宴在昨晚完美落幕,羅蘭研發團隊針對此次賽事專門研發的“音樂考核系統”受到了央視的大力好評。科技與音樂的完美結合無疑是這次青歌最為關注的創新點。最受網友熱評和關注的無疑是此次賽制中的“節奏考核”環節,該環節由羅蘭數字音樂教育集團針對此次青歌專門研發,能直觀呈現選手按照規定所打擊的節奏成績,因貌似一款電子游戲而被網友稱為“太鼓達人”。央視網對此也做了大量報道。賽制的完美進行,讓羅蘭的諸多工作人員很是欣慰。我們也將更加努力的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努力和貢獻,讓更多人感受音樂給生活帶來的美好、幸福和快樂。
1、羅蘭“音樂考核系統”受央視青歌好評
在第三賽期“視唱練耳-節奏”音樂素質考核環節以全新的方式呈現,觀眾們將會驚喜的發現,選手的節奏不僅可以“聆聽”,甚至還可以“觀看”。在這個環節中,“青歌賽”組委會使用了一套由羅蘭數字音樂教育集團專門研發的“音樂考核系統”,這套“系統”運用羅蘭公司世界上最先進的“數模轉換技術”,將各種傳統原聲鼓通過特有的“感應器”,把震動聲音轉化為數字信號送入電腦,再經過音樂處理系統的識別和判斷顯示到大屏幕上。這一過程全部由電腦程序控制完成,無需人工干預,得到了中央電視臺和眾多專家、評委的認可,也大大提高考核環節的“可視性”。讓科技點亮“節奏”考核環節;讓觀眾可以更好的參與和體驗“青歌賽”的魅力;讓選手能夠體現更多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青歌賽”音樂素質考核環節變得更精彩、更有趣,也讓本屆“青歌賽”更貼近觀眾、讓老百姓更愛看。
著名音樂家卞留念與Roland人員交流“節奏評分系統”研發過程
http://ent.cntv.cn/2013/05/10/ARTI1368200007413418.shtml
2、節奏打擊環節的技術人員在做最后的調試準備工作
節奏打擊環節的羅蘭技術人員在做最后的調試準備工作
3、模唱選曲差異大 選手變身“太鼓達人”
第三賽季“模唱”和“節奏打擊”,可謂是本屆青歌賽的最大亮點。選手根據樂曲中的節奏敲擊樂器,由電腦程序判斷選手得分。民族組的王喆和徐子棋發揮穩定,成為此環節首次出現的雙滿分選手。對于比賽形式的新變化,不少觀眾迅速接受并躍躍欲試:“這個環節有意思!”“觀眾也可以邊看譜便打節奏。”更有網友吐槽道“這就與游戲太鼓達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形式相同、內容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我們是業余,而這個玩的是專業。”
王喆成為節奏考核的首個滿分選手
http://ent.cntv.cn/2013/05/14/ARTI1368542164972696.shtml
4、15超強歌手賽打響 環節新增比拼激烈創新高
本賽期新增了視唱練耳環節,本環節評委趙易山說視唱練耳在之前青歌賽有過,但本屆的創新之處有二,一是模唱不再僅用鋼琴演奏,而是使用各種樂器演奏;二是新增了節奏考核,用小軍鼓、中國花盆鼓等樂器打擊出抽中曲目的節奏。比賽的難度系數是提高了,但選手們依然沉著應對,見招拆招各個擊破,創造了一個個優異成績,如民族唱法選手王慶爽模唱部分得了滿分0.3分,選手次仁央宗節奏考核部分正確率98%博得觀眾喝彩。
次仁央宗進行節奏打擊環節
http://ent.cntv.cn/2013/05/13/ARTI1368457630423434.shtml
5、輔賽項目全面“變臉” 花樣翻新吸引眼球
事實上,“模唱”和“節奏”兩項考核并非本屆青歌賽首創。而節奏打擊也從之前的“選手拍手,評委判斷”變為選手根據樂曲中的節奏敲擊樂器,由電腦程序判斷選手得分。在選手打擊樂器時,觀眾和評委也可以實時看到選手是否敲擊正確。對此,此環節點評嘉賓趙易山說:“這種改革一方面是為了全方位考核選手的音樂素養,是目前聲樂教育的大趨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和參與性”
對于比賽形式的新變化,觀眾們迅速接受并喜愛,現場觀眾和評委們紛紛跟著選手一起參與,而網友們也不吝好評:“這環節看起來太好玩了”、“這個環節非常精彩來勁!觀眾也可以模唱,也可以邊看譜邊打節奏地參與!”
選手王慶爽打擊節奏
選手湯非“節奏考核”比賽成績
更多相關: 音響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