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平常熱衷于耳機的朋友們,你們是否對于耳機的技術參數有過了解呢?你們是否看得懂這些專業術語呢? |
![]() |
平常熱衷于耳機的朋友們,你們是否對于耳機的技術參數有過了解呢?你們是否看得懂這些專業術語呢?小編在剛開始接觸耳機時,對這些專業術語頭痛得狠,往往看到了就略過,并沒有去仔細研究它,這一點想必很多小伙伴都是同感吧,其實,參數的確不需要都懂,但是懂一些,懂必要的,對購買耳機是非常有幫助的!
專業名詞:
按換能原理:動圈、靜電
動圈:目前絕大多數(大約99%以上)的耳機耳塞都屬此類,原理類似于普通音箱,處于永磁場中的線圈與振膜相連,線圈在信號電流驅動下帶動振膜發聲。(其實就是一個單元(可以理解為吸鐵石)里面放一圈線,電流過度,然后聯動薄膜發聲。一個單元管理3個域(高中低音。)現在的主流,技術還在不斷提高。
靜電: 振膜處于變化的電場中,振膜極薄、精確到幾微米級(目前STAX新一代的靜電耳機振膜已精確到1.35微米),線圈在電場力的驅動下帶動振膜發聲。在耳機音質中,靜電的可能好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如今市場上,靜電耳機價格較高。
按開放程度:開放式、半開放式、封閉式
開放式:一般聽感自然,佩帶舒適,常見于家用欣賞的HIFI耳機,聲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樣也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耳機對耳朵的壓迫較小。
半開放式:沒有嚴格的規定,聲音可以只進不出亦可以只出不進,根據需要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封閉式:耳罩對耳朵壓迫較大以防止聲音出入,聲音正確定位清晰,專業監聽領域中多見此類,但這類耳機有一個缺點就是低音音染嚴重,W100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相關參數和音質術語:
阻抗:我們日常所說的阻抗是電阻與電抗在向量上的和,耳機的阻抗是隨其所重放的音頻信號的頻率而改變的,一般說,低阻抗的耳機比較好推,不過在使用時一定先要把音量調低再插上耳機,再一點點把音量調上去,這樣可以防止耳機過載將耳機燒壞或是音圈變形錯位造成破音,因此隨身聽等便攜、省電的機器應選擇低阻抗耳機,同時還要注意靈敏度要高,對隨身聽來說靈敏度指標更加重要。
靈敏度:指向耳機輸入1毫瓦的功率時耳機所能發出的聲壓級(聲壓的單位是分貝,聲壓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靈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機越容易出聲、越容易驅動。
頻率響應:音響系統對輸入信號的反應和辨別能力,頻率所對應的靈敏度數值就是頻率響應,繪制成圖象就是頻率響應曲線,人類聽覺所能達到的范圍大約在20Hz-20000Hz。比如一臺好的音響,他的頻率響應范圍是20赫茲到20000赫茲。那么當一個包含有20-20000赫茲的音頻信號的音樂進來之后,它就會有足夠深的低頻下潛和非常出色的高頻表現;假如你把這個信號輸入給一臺比較爛的音響(我們假設它只有100-12000的頻率響應范圍),那么比這個范圍低或者高的信號音響就無法處理和播放,你就會感覺這個音樂很窄,缺乏表現力。
我們經常會在錄音機或者播放器上看到一些上下跳動的曲線(或者并排的小長條)這個其實就是頻響曲線了。
耳機最大輸入功率:是指耳機的額定功率,額定功率(RMS)是能夠長期承受這一數值的功率而不致損壞的功率。 最大功率是指在短期內(60秒)不致損壞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耳機線材
大多數耳機線都以銅為原料,一般的純度(一般用幾N表示,比如4N、6N……)越高導電性越好,信號失真越小,常見的有:
TPC(電解銅):純度為99.5%
OFC(無氧銅):純度為99.995%
LC-OFC(線形結晶無氧銅或結晶無氧銅):純度在99.995%以上
OCC(單晶無氧銅):純度最高,在99.996%以上,又分為PC-OCC和UP-OCC
這些專業術語,小編也盡量用較容易懂的方式來表達了(有出錯請見諒,小編也是查找資料進行了解)。讀完后的你們,如果能在選擇耳機上做出更適合自己的判斷,那就是小編的用意啦!
更多相關: 音響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