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建議釋放利好泛娛樂產業蘊含巨大動能
更新時間:2015-11-10 17:22:49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導讀] 新華社近日受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從頂層設計看,是中國“經濟新常態”進入新階段的開啟,從公眾關切看,全面放開二孩無疑是最熱議的話題,而從產業市場層面看,生態環保、“互聯網+”、智能制造、健康中國、軍民融合等都迎來重大利好,與“互聯網+”緊密關聯的泛娛樂也是被普遍看好的產業之一。
從規劃建議看,拓展網絡經濟空間,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諸多建議提法都給泛娛樂產業下一步的提速升級賦予了巨大動能。
互聯網基礎升級營造優良環境
規劃建議提出,要“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網絡經濟空間的拓展,即更多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化,以及更多基于互聯網經濟的新業態的產生,將打造更堅實、更廣泛的互聯網應用基礎環境,有助于泛娛樂產業生態的建立和完善。
這個基礎環境首先是網絡基礎,包括互聯網接入更加便利、網速更快、網費更低等。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但網速太慢、網費過高問題一直備受民眾詬病。為此,今年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敦促,并對提速降費作出部署,要求把網絡帶寬提上去,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如今,《建議》再次強調"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足見官方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在未來的五年,相信經過各方努力,網民在享受高速網絡服務的同時,錢包的支出也能得以減少。
提速降費
其次是信息化基礎。規劃建議提出, “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建立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相關實名登記制度,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這是從公民層面完善基礎信息、社會信用體系,為基于互聯網的各類消費、商務應用打造可信的基礎。同時,我國已經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設,互聯網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國防、通訊、信息交互、民生、交通、金融、零售、服務等各個國計民生的領域,互聯網已經從單純的互聯互通,轉變成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云存儲等幾乎所有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網絡已經成為國民的生活方式,成為企業的發展形態,成為了政府的行政方式。
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這一發展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從而成為泛娛樂產業下一步發展的沃土,互聯網+游戲、互聯網+動漫、互聯網+影視等多種業態將迎來迅猛增長。
服務消費擴大孕育巨大市場
中產崛起+人口周期,這兩大因素影響下,未來五年消費服務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我們從規劃建議可以看到:“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著力擴大居民消費,引導消費朝著智能、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
專家指出,由生存型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由物質型向服務型消費升級、由傳統向新型消費升級是我國消費的發展趨勢,也是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表現。未來,隨著服務業占GDP比重不斷增加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服務消費潛力將不斷釋放。規劃建議還專門指出要“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基于互聯網商業模式和消費理念的泛娛樂產品,將在這一輪服務消費擴大的潮流中首當其沖。
服務消費的主題是用戶,而在泛娛樂產業看則是網民為主。從用戶規模來看,“十二五”期間,由于移動互聯網興起和快速發展,各大互聯網企業用戶規模出現爆發性增長,坐擁數億用戶的互聯網企業迅速增加。阿里集團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活躍買家數量達到3.67億,騰訊2011年1月推出微信,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5.49億,已覆蓋國內90%以上的智能手機。百度移動搜索活躍用戶已達6.29億。可以說,我國已經培養出一個對互聯網認知深刻、消費能力不斷增強、規模非常龐大的泛娛樂用戶群體。
移動互聯網用戶
平安證券分析認為,在泛娛樂產業中,動漫、影視行業的市場潛力都值得期待。國內動漫產業處于發展初期,作者和觀眾不斷增加,自創動漫占比不斷提高,并涌現出一批打通動漫創作、營銷、影視衍生品變現的公司。目前國內的電視院線滲透率不足50%,尚有很多四五線城市未有影院,未來將維持快速增長,看好具有能夠全面運營IP的內容制作企業。
泛娛樂產業要打好幾張牌
規劃建議提出要“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而基于互聯網商業模式,打通游戲、影視、動漫及衍生品各個行業的泛娛樂產業,正是此類創新中的先行者。從十三五發展時期看,泛娛樂產業可以打好幾張牌。
泛娛樂戰略
首先是文化牌。規劃建議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骨干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還建議“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凈化網絡環境。”可見,弘揚民族文化,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升級和文化消費擴大,將成為泛娛樂相關企業的關注焦點。
中國的文化產業結構正發生巨大變化,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互聯網企業正在主導文化產業并購和資源整合。我們看到,例如網易、騰訊、游族這些文化創意企業,早已將旗下游戲產品作為載體,向全球輸出中華文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這些企業紛紛從游戲跨界動漫、影視等泛娛樂領域,打造更大規模、更具發展潛力的大IP產品體系。
其次是影視牌。全國人大常委會不久前首次審議了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從這個草案看,對電影行業有不少利好: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企業從事電影攝制等活動,監管放松具有彈性,激發行業內容創作和活力;財稅、金融和用地、設立產業基金、融資信貸支持等扶持措施激勵社會資本進入;政策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將激活行業創作活力,促進優質內容創新以及IP資源,影視、游戲、動漫、衍生品的IP延伸開發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游族網絡等企業紛紛進軍影視行業,在游族網絡董事長林奇看來,未來泛娛樂產業時代,跨界融合將成為主旋律。整個泛娛樂產業的行業界限將越發模糊,區分也不再嚴格。但目前泛娛樂產業之間融合度還遠低于其他傳統行業,因此游族試圖在具備高效變現能力的游戲產業與文化氛圍濃厚的影視產業之間尋找聯合契機,用互聯網思維讓原始創意的文化生產力會得到巨大的釋放。
最重要的是打好“互聯網+”這張牌。未來的五年正是互聯網+轉變成經濟新常態的關鍵性時期,互聯網的基礎性作用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云存儲、大數據應用、云計算與產業結合、可穿戴移動設備、物聯網將成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能否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關鍵助推器。
中國互聯網經濟在“十二五”期間發展之迅猛的確令世界瞠目結舌:2010年,中國的iGDP(互聯網相關之處占GDP的比重)僅為3.3%,落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到了2013年,中國的iGDP指數已經升至4.4%,達到全球領先國家的水平,2014年已然成為世界第一。而對于泛娛樂產業來說,“互聯網+”與游戲、動漫、影視等泛娛樂業態怎么結合,商業模式、產品形態、服務理念、產業格局怎么創新、怎么完善,將決定泛娛樂產業能否帶動整個互聯網經濟進一步騰飛,從而助力中國未來五年抓住機遇實現“彎道超車”。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