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中文-亚洲第一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综合网站-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中国-国内精品久久影视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KTV 歌廳設備) > 記者見證:長沙KTV行業“病去如抽絲”
記者見證:長沙KTV行業“病去如抽絲”
更新時間:2015-8-31 16:44:32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導讀] 長沙萬達大歌星KTV關門已有一段時間了,大歌星KTV主動退出全國市場,有人唏噓不已,也有人在問“ KTV行業的黃金時代是不是漸行漸遠?”

  8月2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來到長沙開福萬達廣場,大歌星 KTV兩邊大門緊閉,招牌依舊懸掛,只是門墻上的宣傳牌已落上不少灰塵。對于“未來將會入駐新的KTV品牌還是其他商家”的疑問,長沙萬達廣場商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方面則表示,在等總部下達調整通知,暫時不方便透露。

  錢柜KTV消失一年多后,堂會KTV今年8月在錢柜原址全新亮相。據廣州堂會餐飲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聶任飛介紹,堂會KTV長沙首店共投入8500萬。

  在這個行業,有人主動離場或是被迫退出,也會有人不斷攜重金闖入。KTV行業不會落幕,如何創新轉型,成了行業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 

              8月27日,萬達大歌星KTV大門緊閉,一對年輕情侶從此經過。

 從前開店兩月回本

 現在頻現倒閉潮

 記者從長沙市文廣新局市場處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全國文化市場監督平臺系統重新登記的KTV共有370家左右,與2013年年初的138家相比,增加232家。

  “截至目前,今年長沙上半年又新增了12家KTV,除了連鎖KTV品牌堂會外,其他都是個體經營。”長沙市文廣新局市場處副處長熊正明坦言,長沙娛樂行業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市場越來越趨于理性。以前開店兩個月可能就能收回成本,現在資金回收周期拉長。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長沙KTV擴張太快,不乏惡性競爭,價格走低難免。去年倒閉或轉讓的就有二三十家。

  人工、租金等成本上浮

  僅版權費一年就30多萬

  隨著員工工資、水電開支、店面租金、卡拉OK版權收費等硬成本逐年上浮,不少KTV經營者認為,日子沒有以前好過了,有收入KTV還能維持,只是利潤微薄。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一間包房卡拉OK版權收費8元錢一天。溫莎湖南區域市場部經理陳琴給記者算了筆賬,以溫莎新大新店為例,有109間包廂,包廂8塊錢一天,月收費26160元,單店一年下來這塊支出就多達30多萬。

  除市場飽和、行業競爭、成本上浮等因素,公款消費被遏制后,商務宴請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陳琴介紹,商務宴請占原本營業額的30%-40%左右,目前消費金額下降。

  探索

  為提振人氣設自助餐,餐飲業務月虧35萬

  記者隨機采訪數十名長沙市民后發現,其實消費者對KTV的忠誠度并不夠, KTV如何保持保鮮感顯得重要。還有不少受訪者表示,大多KTV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除了唱歌,它還能干什么?”現在90后是主力消費軍,它能不能變成餐廳、私人電影院、桌游吧,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呢?

  “個性化”服務也得到業內人士認可。聶任飛表示,吃自助餐免包廂費模式下,堂會每年業績增長在10% 左右。

  記者翻閱堂會KTV的菜單發現,吃自助餐可以免3小時的包廂費。工作日上午是49元一位,周末是56元-66元一位。

“很多人是為了吃東西,順便唱歌。”據聶任飛介紹,中午開放自助餐,這樣白天時段包廂被利用起來。由于自助餐定價低,基本是貼錢在做,每個月在餐飲這塊要虧35萬左右。

  開業快一個月時間,因為自助餐帶來的高人氣,包廂都需提前預定,一天一間房最多會進五撥客人 。同時,堂會保持良性增長與其在硬件方面的二次投資不無關系,聶任飛說:“2年一小裝,5年一大裝,包括沙發、裝潢、音響設備等更新。”

  需求為王


  大多業內人士坦承,長沙KTV數量不少,行業競爭激烈,但市場潛力還是有的。“不過一味地把價格戰作為營銷手段,最后只會兩敗俱傷。”

  熊正明強調KTV轉型關鍵是要修煉好內功,KTV的硬件、軟件服務都得跟得上,規模要上去,還要隨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提供有特色、有亮點的服務。

  目前,除了堂會KTV將餐飲與KTV融合在一起做;溫莎KTV搭上互聯網+快車,實現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模式,微商城已經開通微支付。

  陳琴表示,現在溫莎針對服務也在做整改,“消費者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工作人員要第一時間跟蹤回訪,會邀請顧客進行二次體驗。”

  另外,堂會KTV在服務方面也是苦下工夫。“比如,服務這塊有免費代駕,會員生日當天還送蛋糕和紅酒。”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特別策劃:2015年第24屆BIRTV展專題報道
  • 2015第二十四屆中國燈光音響展專題報道
  • 周視點專題解讀演藝裝備制造從哪里突破?
  • 奧雷娛樂新品推薦暨技術培訓交流會專題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 走進FBT  享受原汁原味的意大利之聲
  • QSC:從功放制造商到音頻解決方案專家
  • 六十八年風雨歷程 成就sennheiser傳奇之聲
音響人物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tszfjx.cn 版權所有.1999-2015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86-755-33018766  傳真:+86-755-33010870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