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囂擾三年的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對此,中方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國人都知道,南海問題其實是個中美博弈的問題。因為如果沒有美國,中國和菲律賓兩個根本不同體量的國家根本沒有爭執的可能性。
那么,美國為何要調撥亞太地區的國家發起紛爭?——是想占領中國的領土嗎?并不是,美國要中國領土毫無意義,帶來的只有無盡的問題;是和中國來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嗎?更加不可能,擁有大量核武器的兩個國家用軍火交戰,估計地球都會毀滅了。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中美真正的競爭并不在南海,而在經濟領域。其實,美國利用南海問題挑起貨幣戰爭和貿易戰爭并非首次。早在2012年,美國曾用挑起中日釣魚島爭端的方式,成功瓦解了中日貨幣聯盟與中日韓自貿區。
如今,為了瓦解人民幣在東南亞的國際化之路,美國又故伎重演,企圖通過挑起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領土爭端,瓦解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貨幣聯盟、貿易聯盟。
身處盛世的中國企業,在國家給予我們和平、安穩的政治環境的同時,應該要居安思危!加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隨時做好應對來自西方國家的經濟打壓的措施。特別是制造業,制造業作為國家經濟命脈,是我國經濟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的主戰場。
我國已成為一個制造大國,工業制造總量位于世界前列,正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但是,于世界而言,中國相當于一個“國際加工廠”,處于產業鏈的最低端,國內許多制造業以代加工為主,產品研發水平相對比較低,少有企業獲得國際認證和專利證書。可想而知,如果國際優秀的企業不再給予我國制造業任何代工的機會,那么,國內沒有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將成萬骨灰。
可想而知,研發能力對一個企業乃至國家是何等的重要!作為制造業,首要的是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將先進國家的已有技術作為早期的追趕目標,加大對研發的投入資金,提高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爭取獲得國家甚至國際的專利認證。
企業的競爭力已不僅僅停留在有形資產的競爭,品牌無形資產正在成為左右企業生死存亡的勝負手。誰擁有先進的技術、擁有較多的新技術,誰就有較強的競爭力,并在競爭中取勝。
這些年,國家對專利技術加大保護力度,并授予真正擁有自主要發能力的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擁有專利認證、技術認證、研發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遠。
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必然要求。中國企業必須意識到,國家的經濟掌握在我們手中,提高企業競爭力,掌握核心技術,鑄造出一批又一批如華為的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銷售的優秀企業,與企圖攪亂中國經濟的國家抗衡。
廣州天逸電子有限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正進行轉型升級,力求屹立于國際舞臺上。目前為止,天逸是國內唯一同時獲得DOLBY-ATMOS(全景聲)、DTS:X(沉浸式音效)、HDMI2.0技術認證并被授權“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音響企業,早在1999年通過了ISO國際質量體系證,并獲得多項專利技術,專業二十多年來一直專注從事音箱、功放的研發生產,是音響界集開發、生產、OEM、ODM為一體、實力雄厚的專業大廠,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工程師團隊和全球領先的高清音視頻處理技術,在國內高清影音行業是當之無愧的領導品牌。
中國制造企業啊,我們都需要正視南海仲裁案背后的經濟意義,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大后盾,只有制造業發展起來,我們才有能力去抗衡西方國家發動的要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