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360老板周鴻祎曝出了自己辦公室升級了一套千萬級的音響系統,想必很多發燒友都為這則消息而震驚了吧,周老板對音響發燒癡迷的程度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如果需要百分百發揮這套千萬級系統的威力的話,就不得不提及放置這個天價音響系統的環境。17年的時候,周老板發過這么一條微博,他說:“拆了四五次,終于得到了一個滿意的效果了”。由此可見最后的一次聲學處理,才讓周老板滿意。那么前面幾次的聲學處理到底哪里讓他不滿意呢?小編認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吸音的處理上,只有吸音才會對室內的聲音有著較大的影響。
我們在做一個HIFI家庭影院或者是一個HIEND的視聽室時,除了器材之外,一定會去考慮環境,考慮如何做聲學處理(吸音,隔音,擴散)
北京KSP的實景案例,墻面,頂面都沒有吸音材料
那么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周老板的案例,為什么吸音可能是影響聽感的最大問題?
在工程上,根據整個空間的聲音所產生的問題,我們需要做一些聲學的處理。主要的是做吸音處理以及隔音處理,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常常會被混淆。
在整個環境當中吸音處理所解決的目標有兩點,第一點是為了減弱聲音在室內的反復反射,從而來調節混響的持續時間(家庭影院的混響時間一般在0.35s,而HIEND系統的混響時間一般在0.45s~0.65s,依照不同的系統來做相應的調整),第二點吸收固定區間不同的頻率的聲音,來讓整個空間形成波峰的問題頻率得到處理,從而讓頻響曲線變得更加平整,錯誤的吸音會讓有問題的空間頻率曲線問題更大,不僅波峰(駐波)沒有處理掉,反而多了很多波谷,那么聽感肯定就一塌糊涂。
特別是吸音材料在調整室內混響時間的能力上,是別的材料取代不了的。如果房間的體積特別大,那么混響的時間就會比較長,例如電影院,音樂廳等大型的廳堂,如果沒有做一些適當的吸音,那么可能會出現回聲的情況(空間尺寸過大,導致同一次發聲在傳播過程中,你聽到了好幾次同一個聲音,就是回聲),所以這時候就一定需要吸音材料來調節了。
大型的影院的環境尺寸已經會造成回聲
但是以正常的住宅來說,做一個家庭影院或者HIEND視聽室肯定不會像商業影院一樣有那么大的空間。那么在家里的視聽空間做吸音除了拿來調整混響時間之外,更多的在于吸收不同問題頻率的聲音。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做吸音一定是要做的正確的吸音處理(處理有問題的頻率波峰才是對的)。
上圖整個影音室是同一個厚度的吸音材料
我們知道有一些聲學材料的缺點:厚度都是固定的,所以吸的頻率范圍也是一定的,如果聲音在這個吸收范圍有形成波谷的頻段,整個房間一裝上這個聲學材料反而還會被吸的更低,這個波谷就變得更大了,所以這種聲學的處理方式是不太理想的,因為這樣會導致更多的問題頻率發生。建議如果要做吸音的話,一定要根據整個房間的聲音頻響曲線,看哪些是有問題的頻率,然后針對定制,做能夠吸收這些問題頻率的聲音的吸音材料。
所以如何做吸音處理是一個很高深的學問,最后現場調整也是非常耗時間的。那么少做一點吸音行不行呢?實際上也是可以的。
KSP的HIEND級吸頂影院,大聲壓下清晰震撼,環境低吸音
對于整體失真極低的系統來說,直達音經過反射之后,沒有造成干涉劣化,頻率的疊加的波形是漂亮的,這樣實際聽起來的聲音也是好聽的。而且視聽室里,沙發,地毯,窗簾布,人體等等本身都是吸音體,這樣的吸音量完全足夠的情況下,如果再加過多的吸音材料反而會讓聲音的整體細節及氛圍感大打折扣。(影院聲音太干或卡拉ok不好唱都是這個原因)
有些不太好的聲音還原系統,直達音本身就不是很好,反射之后,相互一干涉直接就沒法聽了,所以需要大量的吸音材料來提高人聲的清晰度,讓高頻或大聲壓下不會那么刺耳,但是這樣一來,如果需要播放古典樂,演唱會的話,聲音會變得很奇怪,感覺某些頻段是有缺失的,或者是泛音細節不夠,沒有氛圍感。
結論,選擇一個好的,失真低的系統是最重要的(HIEND系統就是整體的失真很低,才能成為HIEND),其次才是環境的聲學處理,而且一定要是做的正確的聲學處理。吸音對聲音的影響是很大的,在吸音的處理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上面這個實景頂級HIEND影音室(不是效果圖),墻面是全石材處理,那么只有HIEND器材的配套才能夠做出這樣的影音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