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的中國電影集團公司(CFGC)前身是成立于 1949 年的北京電影制片廠,在近七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它始終推動著中國聲音與影像技術的發展和革新。這家集團公司不僅是整個中國地區最大的電影制作與發行機構之一,同時還是國內唯一擁有外國影片進口權的公司及國產影片主要出口商。正因為此,它需要密切關注每一項屬于電影行業的技術升級。
早在2015年,傳新科技就為中影集團打造了國內首個杜比全景聲混錄棚(詳見《PAA-亞洲專業音響》2015年7-8期特別報道)。這些年來,更多的沉浸式音頻設施陸續加入其中,其中最新的是由傳新科技和全球聲學咨詢公司WSDG共同設計的高端杜比全景聲混錄棚(A棚),系統和設備由傳新科技(DMT)提供并集成。
中影集團的后期制作基地位于北京郊區的楊宋鎮。在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前夕,集團下屬的中影后期制作公司(CFP)遷入此處。該基地經過精心的規劃和設計,能夠為電影和電視行業的畫面剪輯、聲音制作提供包括視頻采集、剪輯、字幕制作、同期錄音、后期配音、音樂錄音、音效錄音及編輯、混錄等全套一站式服務。同時,制作系統也基于最高的國際標準來設計和搭建,從而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網絡化的數字制作環境。
傳新科技從2008年開始就為中影集團的聲畫中心設計混錄棚、對白棚和編輯室,對中影的制作工藝流程和需求都非常了解。經過嚴格的招標,傳新科技的方案的技術性、功能性再次得到認可。
“作為中影最大的混錄棚,A棚十幾年來一直只是使用5.1和7.1的混錄系統以及上一代的Avid ICON控臺,在沉浸式格式日益普及的今天已經追不上技術發展的要求,”傳新科技的技術總監王宇菲表示。“因此我們利用這次升級的機會,將A棚從聲學到控制臺、電腦、軟件、沉浸式監聽系統全部進行了一次大的更新。”
中影制作全新的杜比全景聲電影混錄棚
在聲學方面,傳新科技邀請國際知名的聲學設計公司WSDG針對杜比全景聲電影混錄棚進行了聲學設計,這是對之前5.1和7.1混錄棚的升級,也是對不斷發展的制作設施的最新補充之一。混錄棚配備了最先進的混音系統和一塊超大尺寸的電影銀幕以及很多舒適的觀眾座椅,以滿足審片和放映的需要。中影集團的新混錄棚完成后,可以說是國內目前功能最完善的混錄系統。
傳新科技和WSDG曾在國內合作多個項目,出于對這個項目的重視,WSDG業務發展總監Sergio Molho和該公司駐中國代表Víctor Cañellas于2019年首次訪問中影集團總部,與時任中影集團后期制作基地總經理雷振宇和傳新科技的代表進行了初步會談。懷柔的后期制作基地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致力于創建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混錄基地,以媲美好萊塢當下最好的設施、技術和聲學環境。因此先進的技術系統與中影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的Cinity激光投影格式,以及相匹配的巨大的Harkness銀幕,乃至舒適的工作環境都成為設計的重中之重。
中影集團的懷柔后期制作基地混錄棚分為四個區域:銀幕區、觀眾區、混錄區和導演區,此外還有一個人聲錄音間(vocal booth),可以在緊張的混錄周期內,捕捉任何可能需要重新錄制的內容,例如偶爾的素材缺失或不準確的音色。
混錄棚一角
“中影要求A棚的座位數至少要達到50個,其中前排10個更靠近混錄師的沙發座椅要更大,以方便導演和制片人的審片等用途,因此我們對這一區域的聲音控制提高為同混錄區一樣嚴格,”王宇菲先生繼續說。“后面主要是導演和劇組的工作區域,這里要提供一個舒適、便捷的環境方便他們使用電腦進行工作。WSDG和我們一起綜合考慮了整個布局設計,包括在房間的右后方角落里設計了一個人聲錄音間,里面配備了各種接口,并可以透過玻璃看到外面的大屏幕。這個小錄音間為中影提高了工作效率,因為在之前,如果需要補錄聲音,所有的工作都要遷移到對白棚、動效棚。另外像家具、燈光、桌子這些貌似和聲音沒有直接關系的因素,其實你精心挑選后,把它們放到這里都會提升用戶的體驗,讓他們放松,這些我們都充分做了考慮。”
“這是一個交鑰匙項目,”Sergio Molho解釋說:“除了對聲學和室內設計的高要求外,先進、高效的系統也是中影集團關注的重點。傳新科技提供了所有的設備和系統集成,由于他們是2008年最初的中影后期制作基地建成時的系統集成商,所以非常了解客戶的需求。在這次升級中,傳新科技專注于靈活的信號路由,Dante架構簡化了所有混合信號的分配,同時將它們直接發送到Pro Tools錄音機、編輯工作站、沉浸式渲染器和電平監控表。”
中心系統是一張由104個推子組成的Avid S6控制臺,有三個操作工位和六個Avid Pro Tools Ultimate DAW系統平臺,每個都配備了HDX3 的DSP卡和Avid MTRX路由矩陣接口,提供MADI、Dante、AES等多種接口。多個Pro Tools之間通過Avid MTRX接口匯總到中間一個大的MTRX接口上方便用于矩陣調度,并將信號發送互不同的沉浸式格式渲染器。三個Pro Tools平臺專門用于播放對白、效果、音樂的分層編組信號,另外兩個Pro Tools平臺用于編輯工位,最后一個Pro Tools平臺用于錄制最后的混底。錄機除了記錄沉浸式的混錄版本,還會下變換5.1和7.1格式,乃至于立體聲格式,以生成不同的版本提供給制作方。改造完成后的三工位的配置完全符合好萊塢的工作流程標準,極大地方便了國際交流與合作。
在混錄區域的前方有一個14.2米x7.22米(寬x高)的Harkness電影銀幕,銀幕后配備了五只Meyer Sound Acheron 100主揚聲器,為左、左中、中、右中和右聲道提供100°水平覆蓋角度,并有八只X-800C超低音揚聲器用來處理低頻延伸。主揚聲器都由Meyer Sound的Galileo系統管理。用于左寬、右寬、側面環繞、后部環繞和頂部環繞聲道的揚聲器由Meyer Sound的有源HMS系列的6只HMS-15、6只HMS-12和30只HMS-10揚聲器組成。在房間的每個角落都安裝了四只X-800C低音炮,為從銀幕通道過渡到環繞聲道提供低頻管理。
LFE低音通道由8只X-800C高功率電影院超低音揚聲器提供
Meyer Sound部分由該品牌的中國代理商上海廣遠供貨及調試。新的監聽系統獲得了多位混錄師的認可,其中《新神榜:楊戩》混錄師祝巖峰說:“新系統使得聽感有了很大的提高。聲音的解析度更好了,明顯提升了混錄棚的檔次。這給《新神榜:楊戩》的觀眾帶來的極致享受,無論是需要聲音柔和細膩還是充滿力量和激情的地方,系統的表現都足夠的優秀。”
其他音頻設備包括Focusrite RedNet AoIP接口、RTW TM9響度監測和音頻相位表以及TAC System VMC-102環繞和沉浸式監聽控制器。王宇菲先生特意解釋了RTW和TAC為混音師帶來的便利:“我們為每個工位都配置了RTW TM9,混音師在混錄時可以通過這個表頭監測各個分層的信號電平。VMC-102可以方便混錄師solo不同的音箱組。它們都配有Dante接口,能與整個系統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
L+LC+C+RC+R銀幕通道每條由1 x Acheron 100+ 1 x Acheron-LF組成
一臺大尺寸的Christie CP4450-RGB激光影院放映機以及Cinity格式的HDR+120 FPS服務器用于影片放映。房間還配備了Avid Media Composer視頻編輯軟件,具有DNxIQ視頻接口,專門用于畫面的回放。該混錄棚目前已獲得杜比全景聲Premier白金認證,并配備了杜比CP850 Atmos數字影院處理器,方便DCP的播放。除了具備負責杜比全景聲的RMU渲染和母帶單元,也配備了DTS公司基于對象的DTS:X沉浸式渲染器,以適應當今制片方日益增長的對母版的多格式多制式的要求。
在整體環境氛圍方面,WSDG還為混錄棚設計了令人舒適的照明系統,LED燈帶被嵌入墻內,根據房間的不同用途提供靈活的選擇,從而營造不同的氛圍照明效果。“我們特別為這個項目感到驕傲,”WSDG合伙人兼藝術總監Silvia Molho說:“在中影集團固定的預算范圍內,我們盡力達成了最佳的效果,可以說這是世界電影后期制作行業中最優雅、最舒適的混錄棚之一。”
“考慮到新冠疫情問題和預算的上限,我們的建筑師、聲學專家、項目經理和設計師在這個項目的每個階段都創造了奇跡,我們對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Sergio Molho補充說:“我們的設計和制作團隊在歐洲、拉丁美洲和美國各地的辦事處之間進行了緊密合作,其中有60多位設計師、項目經理、建筑師和聲學專家針對這個項目都參與了數十個小時的工作并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人聲錄音間
中影集團在新混錄棚竣工時組織的一次集團會議上,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表達了對傳新科技和WSDG工作的贊賞。與此同時,郭帆導演的最新大片《流浪地球II》也在A混完成混錄,并取得票房佳績,這證明了對新設施的投資與蓬勃發展的中國電影業的相互促進作用。后續的幾部優秀電影《楊戩》、《長空之王》、《長安三萬里》、《志愿軍》也都在這里完成了混錄。
![]() 關注微信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