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參觀慕尼黑高級音響展,只有極少數我覺得真的很好聲的展房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用Magico Q3音箱和全套Soulution——540 SACD機+720前級+530合并式擴音機(只用其功放部分)的房間,吸引我坐中間位聽了近一小時CD/LP,是三日展期內我逗留時間最長的幾個房間之一。翻看我寫的音展報告,我說這是一套分析力極高的現代化Hi End音響組合代表作,全套Soulution把Q3推出質量俱佳的低頻,速度反應極快,下潛力極佳,分析力極高,低頻干凈而全無箱聲,具備一切最精準最純潔無瑕的音質示范元素!
十年前,Sound Chamber代理的Magico Q3每對零售價為27萬港元。
十年過去,Q3亦已停產多年,取而代之是各路單元與聲箱外形、用料及結構全面提升的M3,每對售價為68萬港元。四年前我在威達公司銅鑼灣陳列室聽過M3,音質較Q3大幅提升至另一更高境界,以聲論價,物有所值,是我夢寐以求的音箱!Q3與M3同為三路分音五單元設計,同樣采用三枚直徑7吋的graphene Nano-Tec低音單元,密封式鋁合金聲箱設計,M3的整體音質表現能全面大幅優于Q3,設計師Alon Wolf用了多少時間與心血,大家可想而知!記得幾年前曾與他一起吃飯,他曾對我說:「我時時刻刻都在思考如何去設計更好的音箱,即使在床上入睡前的一刻!」為了照顧暫時沒有能力購買M3的發燒友,他在2019年底研制出A5,A5和M3同為三路分音五單元設計,三枚9吋納米石墨烯盆低音單元直徑更比M3闊2吋!全鋁合金聲箱的兩側及背板上找不到一根螺絲,設計巧妙,每柱凈重180磅的重量級制作Magico音箱,竟然每對只售19萬港元,未聽聲已覺得超值抵玩。
問題是,A5是否難推?是否需要配一套幾十萬的前、后級,才能有足夠的驅動力去驅策及操控A5身上的三枚9吋低音單元?
大家毋須擔心,我們用大房一套十多萬元的超值抵玩Soulution 325+311前、后級,已經可以把一對Magico A5推得十分好聲。也許你覺得A5采用了密封式聲箱設計,因此必須使用低頻驅動力特強的大功率功放驅動,才能讓A5發放出強而有力的低頻。實試證明,我覺得全頻瞬變快速、阻尼系數高的功放才是A5的最佳拍檔。原因很簡單,三枚9吋低音單元合成的低頻量絕不可能少或有不足,但獨沽一味低頻重厚大力而欠缺高速感的功放,就必定不能讓A5輕松地回放出揮灑自如的低頻!A5需要的是高速的功放。若然A5回放出來的低音只一味重厚而欠缺高速準確,那便白白浪費了Alon Wolf的心血、浪費了密封式聲箱音箱的先天強項了。
首先給大家吃一粒定心丸,Alon Wolf推薦A5的用家可使用性價比極高的Hegel H30功放,他在工廠試音室亦放了一臺H30作參考。試聽新旗艦M9則用了全套MSB Select Transport轉盤、Select DAC解碼,四臺CH Precision M1.1 bi amp驅動半電子分音的M9(每對售價高達75萬美元)。我們的大房使用Hegel H30作參考功放接近十年,直至兩年前購入Accuphase C-3850+P-7300一套西裝才停用,我把H30帶回家配搭Einstein The Preamp膽前級推KEF Reference207/2,十分夾聲兼好聲。年多前我們又購入Soulution 325+311這套超值前、后級,試音可因應音箱的匹配程度去選用老金或Soulution,今次我們選擇了與A5更匹配的Soulution。
Hegel H30的阻尼系數是>1000,Soulution 311的阻尼系數是>5000,H30的輸出功率是675W(4Ω)x2,Soulution 311的輸出功率是240W(4Ω)x2,對A5(4Ω)而言,兩款功放都適合使用,用Soulution 311驅動,全頻瞬變速度理應比Hegel H30更快,但Hegel H30的力量則應比Soulution 311更強。實試證明了Soulution 311非常匹配A5,令我聽爵士三重奏的時候,每一下彈撥double bass弦線的動作都像目視般清晰,每個快速轉音都清楚,聲音干凈利落而充滿彈力感,完全不帶任何「昂昂」的箱聲音染。抽起爵士鼓亦快速有力、鼓聲笠得夠緊和結實,沒有半點虛浮或松化。若然改用Hegel H30推,我猜鼓聲可以更加勁抽!在配線的過程中,我發現到A5的聲音個性與Accuphase C-3850有些相似。兩者都喜歡加入一些「銀」元素。以往使用C-3850的經驗,是用含銀的分析家Silver Apex電源線及Silver Apex XLR接線接AA譯碼器,能明顯提升全頻的速度感及更準確地重現出錄音里的音像大小尺碼,從而使那些在教堂/音樂廳用一對立體聲咪收音的錄音,應該小的音像聽來是小,其四周被空氣包圍著,加上鮮明的堂音,從而重現出錄音現場的hall effect。今回用全套Soulution 325+311推A5,我發覺為325前級配Silver Apex電源線和XLR訊號線,提升音質的效果等同C-3850換用了Silver Apex般立竿見影。音像的大小尺碼更忠于錄音,應小就小,Hall effect因此更強。曾使用Power Oval 2 MkII電源線及inakustik NF-1204 Air XLR 訊號線接325前級,mid bass一帶更豐厚,音像較大和較埋身,聽《Guitar Calling》這類電結他、bass 結他、電子合成器及鼓演奏的電音搖滾樂,整體音效就比用Silver Apex更雄厚過癮,聲音更直接更埋身。
為什么要買Magico A5?
很明顯,就是買它的全密封式鋁合金聲箱+三枚9吋低音單元設計!A5讓用家只聽到低音單元前面發出的豐厚中低至低音,用家是不會聽到低音音盆的反相背波,亦即那些低音反射式聲箱設計音箱利用調諧管,把低音音盆背波利用共振原理提升能量后排出聲箱外,變為正相的延續式低音墊底。音響發燒友十居其九喜歡聽到上述的延續式低音墊底,尤其是喜歡聽到double bass的延續式低頻墊底,令人覺得好像實物原大的double bass就在眼前!可是這些延續式的低音墊底也是引起房間駐波的元兇,尤其調諧管開口設于背板上的音箱,擺位應盡量遠離后墻,否則引起通屋奇應就不妙了。A5的用家即使把A5擺近后墻也毋須過于擔心引起房間駐波的問題,因為它沒有低音背波延伸問題。聽慣低音反射式聲箱設計的音箱,初聽A5會覺得它少了一浸低音墊底(經調諧管「谷」起的低音,Alon Wolf稱之為有個峰值的「假低音」),但又確實聽到一浸向下潛的低頻!當你多聽幾張碟,習慣了A5的平順地向下延伸的干凈真低音,你便會領略到這種與別不同的真低音更清晰,更易分辨出不同的低音音調變化。好像聽《Guitar Calling》,我就十分欣賞A5那種應收即收、應停即停、起伏變化自然流暢、沒有隆起的真低音形態!
此外,我認為A5的高、中音、中低至低頻有非常流暢的連貫性,平衡度稍偏柔順豐滿,適合對低頻量感與質感同樣要求高的發燒友。A5個性隨和,容易服侍兼全無惡氣,高音不會出現過于光輝或暗淡,中音不肥不瘦,由于純鈹膜高音單元失真低,我扭大聲回放亦無吵耳感,是可以連續聽數小時音樂也不覺耳倦的音樂型音箱。
其他方面,如全頻分析力、帶寬、結像力、定位感、音場3D感、瞬變速度感、樂器音色與質感、歌聲的感情與潤澤/溫暖感,一切皆忠于錄音,錄音有便聽得到,錄音越出色,我聽到的音效也越驚人,回放古典、爵士、搖滾皆能勝任,以19萬元的音箱而言,我相當滿意了,A5是性價比最高而表現亦十分全面的Magico音箱。A5是Magico入門系列的大哥,入手A5后你會把下個升級目標直指M3,因為M3有更細致入微的高音、更多空氣感、聚焦更明確立體、音像與音像之間的距離感更分明、3D音場更闊更深更高、層次更分明、生動逼真的感覺更強烈、一塵不染的音場穿透感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