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盼政府牽頭
【音響網資訊】
車主啟蒙教育 盼政府牽頭
我國汽車發展歷史不長,剛發展起來就邁進汽車大國的快速跑道,猶如剛站穩的小孩,還沒學會走,就讓他跑步了,如果說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政府未蒙蔽雙眼,尚未意識到立法保護的可貴,那么車主意識的集體“愚昧”,就是政府也束縛了雙手,限制了汽車電子的發展。
我們看看汽車電子市場發展紅火的國家和地區,如歐洲的俄羅斯、美國、亞洲的日本、臺灣,除了是一線城市,消費力有相當水平之外,政府在政策法規和教育廣大車主方面也是可圈可點。一位生產行車記錄儀的廠家告訴筆者,他的外貿出口收入遠比國內市場客觀,究其原因,也得益于當地政府的“給力”,以俄羅斯和臺灣市場為例,臺灣法律規定落地的新車必須配備行車記錄儀,發生交通事故,可以作為有力的證據提交法院,在保險理賠方面,錄影片段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俄羅斯市場,雖然政府沒有立法規定新車必須安裝黑匣子,但是普及率也非常高,全因當地車主的人身安全意識很重,俄羅斯的教育從小就灌輸國人安全駕駛的理念,即使是被動保護,車主也把它當作行車的習慣。
反觀國內,雖然這兩年汽車電子的普及率有所提升,但離火熱還欠缺了“一把火”,今年應該是汽車電子廠家們看到曙光的一年,4月初,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旅游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指經營者自有營運客車10輛以上、客位200個以上),以及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簡稱“兩客一危”車輛)都需安裝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而北京的大中型客車必須按規定裝備汽車行駛記錄儀,一時間,導航和汽車黑匣子成為兩個熱詞出現在車主論壇里,圍繞展開的討論沒有停止過,很多車主依然把買車和車輛精裝修當作兩回事,對于導航、電子狗、黑匣子等產品,抗拒說不上,但對產品價值抱懷疑態度;這固然跟國內汽車電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有關,但也與國內的輿論、媒體沒有灌輸給車主行車安全有密切關系;現在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把行車記錄儀的錄像作為理賠的證據之一,但缺乏了政府的牽頭作用,國人意識有待加強的今天,離汽車安全電子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頁碼:
上一頁
1
2
更多相關:
音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慧聰汽車電子網,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